公共政策研究性學習與實踐基地(PPRLP)是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依托本院優勢力量,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精心打造的專業性、前瞻性、復合性學生培養基地。2020-2021年,基地充分將德育、思政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生專業發展以及使命擔當相融合,成立了8個專題學習小組。各位小組成員在實踐與學習過程中,以“大道為史,天下為公”為目標,將專業知識、時代背景與當代青年的使命擔當充分結合,這期間,活動覆蓋學院100余名同學,受到全院16位專業教師的指導和支持,組織集體學習活動達27次,形成8篇共計十六萬余字的研習論文。
為檢驗學習成效、展示學習成果、表彰研習成績,2021年6月9日下午2點半,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黨史學習教育暨公共政策研究性學習與實踐基地成果匯報會在主教樓210順利召開。出席本次成果匯報會的評委有: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宇環老師,學院黨委委員張鵬老師,城市管理系劉慧老師,公共事業管理系劉一偉老師,同時參會的還有8個小組的學員。
參會評委老師
成果匯報會現場
【團隊風采】(按照抽簽決定的匯報順序展示)
第一組中國自貿區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研究隊
該隊從縱向、橫向多角度分析了我國自貿區建設現狀和建設成效,研究討論了新加坡、紐約、倫敦、迪拜等國外城市的較為成功的自貿區建設經驗,為我國的自貿區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建議。
第二組第七縱隊
該隊通過國際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來對新中國的外交史進行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對習近平外交思想及新時代中國特色周邊外交體系的幾個主要方面進行闡述,以期建立起對于新中國外交史及當前中國外交工作的整體認知。
第三組國家社會一體隊
該隊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選取特定的時間范圍,基于米格代爾的“社會中的國家”視角進行分析,并在這一視角下基于G·John lkenberry的國家能力框架對歐洲國家意大利和德國抗疫前期的政策工具進行比較。
第四組隨喜隊
該隊在梳理中國慈善事業以往組織建構、法律完善等成就的基礎上,從新冠疫情這一特殊時期切入,把湖北省紅十字會、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與武漢大學校友基金會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現進行了對比與分析。根據國家治理現代化理論,從理念、制度、手段三方面對相關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路徑建議。
第五組后疫情時期大學生就業研究小隊
該隊關注后疫情時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認為在后疫情時期,大學生應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就業選擇,國家政策方面要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繼續給予政策傾斜,通過擴大就業,鼓勵創業,高校擴招等多種手段妥善安置大學畢業生。
第六組青年“治院”隊
該隊采取多案例比較分析方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結合新時代社會治理理念對北京市和平街黨建引領下的老舊小區改造、東風地區的紅色物業入駐、勁松街道的社會資本引入和八里莊的大小物業嵌套四個老舊小區改造創新模式展開具體分析。
第七組大國戰疫隊
該隊從國別比較的視野出發,選取意大利、法國、日本、中國四國作為跨國案例,集中剖析了各個國家有代表性的疫情應對策略,揭示了不同行政模式和體制差異下中西方疫情應對策略邏輯的區別。
第八組精城所治隊
該隊研究聚焦北京、上海等15個超大、特大城市的治理創新做法,探究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創新之路,總結其中的治理方式與發展脈絡,提出契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中國超大城市創新治理之路的未來展望。
參會人員合影
本次成果匯報會在師生的積極參與與配合下成功舉辦,政管學子們也在這次的匯報中主動審視現實問題,關注社會熱點和國家戰略,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開展調研訪談和深入分析,深化了對所學知識的認知,集中展現了政管學子“大道為史,天下為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相信各位學子能在今后的研究性學習中,一步一個腳印,結出豐碩成果,譜寫新篇章,鑄就新輝煌。
附:政府管理學院黨史學習教育暨公共政策研究性學習與實踐基地成果匯報會獲獎情況
所獲獎項 |
隊伍名稱 |
研究主題 |
一等獎 (2個) |
精城所治隊 |
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創新之路 |
國家社會一體隊 |
世界主要大國公共衛生安全治理模式及對中國的啟示研究 |
二等獎 (3個) |
隨喜隊 |
危機與機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中國的慈善事業 |
青年“治院”隊 |
老舊小區改造中的基層治理 |
大國戰疫隊 |
比較視野中的中國疫情應對策略研究 |
三等獎 (3個) |
中國自貿區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研究隊 |
中國自貿區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研究 |
第七縱隊 |
新時代中國特色周邊外交體系建構的 時代背景及歷史淵源探究 |
后疫情時期大學生就業研究小隊 |
后疫情時代促進我國大學生畢業生 就業的政策措施 |